新聞動態 / Updates

最新動態

新聞動態 您當前所在位置:首頁 > 新聞動態

給互聯網轉型糾偏

作者:方舟科技 | 發布時間:2016-01-13 13:59:05 | 來源:方舟科技

   “互聯網+”的內涵即為傳統產業利用互聯網轉型升級。阿里研究院基于最新商業實踐觀察和互聯網經濟研究,提出以下一些觀點。

  觀點1.轉型的關鍵是實現價值流的快速流動

  價值流可以劃分為信息流、物料流和資金流三種形式。其中,信息起到關鍵作用。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,福特用人工來傳遞信息,豐田用看板的方式,戴爾和Zara則通過巨額投資SAP系統來實現。在互聯網時代,數據有可能在全鏈條低成本地打通,一大批企業有望脫穎而出。

  觀點2.價值流的起點,是客戶定義價值

  工業時代偉大的企業雇傭眾多聰明的頭腦,進行封閉研發,然后發布新產品或新服務。這是典型的由企業來定義價值的做法。但價值只能由最終用戶來確定。互聯網提供了與客戶對話溝通的工具和平臺。

  觀點3.新技術應用、商業模式和組織方式“三位一體”轉型

  作為通用目的的重大技術革.命,將引發商業模式和組織方式的革.命化,而不單單是新技術的應用。傳統的金字塔式組織架構正在松動,管理轉向服務,控制轉向協同,激勵轉向賦能。商業模式方面,B2C正轉向C2B,即客戶驅動的商業模式。

  觀點4.產供銷一體化的轉型,將導致“新縱向一體化企業”重現

  產供銷一體化轉型的前提是銷售數據、庫存數據與生產數據全程打通,高度協同。由于觀念問題,導致先進模式的先行者只能在那些具有創新意識,同時又在上下游有控制權的企業中出現。“新縱向一體化”的企業將會重現。

  觀點5.在商業模式轉換中,對C2B最大的誤解在于定制和預售

  目前業界對C2B最大的誤解是局限為定制和預售模式。C2B,即客戶驅動的商業模式,要點在于“客戶驅動”。C2B可簡單歸納為“客戶定義價值+SNS營銷+拉動式配送體系+柔性化生產”。

  觀點6.“大平臺+小前端”初具形態

  無論是整個社會層面,還是單個企業層面,“大平臺+小前端”的組織形態已具雛形。在社會層面,全球前十大互聯網公司都是平臺型或具備開放平臺特征的企業。更為重要的是很多企業內部的變化,正朝著海爾提出的“企業平臺化、員工創業化”方向發展。

  觀點7.系統思考,而不是局部優化

  企業各方面績效改善一定是系統改變的結果,但是并非所有的局部優化都能推動系統的改善。系統思考要求突破企業邊界,如果每個企業只從自己角度考慮,很容易走偏,導致價值流阻塞。

  觀點8.快速反應比試圖預測市場更重要

  即使在大數據條件下,預測市場也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情,對于大多數消費品企業來說,應該去測試市場而不要去預測市場。因此,你不難理解為什么Zara依然把50%的產能部署在人工工資高達每月1,800歐元的西班牙,并且不惜成本把衣服空運到全球各地的店鋪去。

  觀點9.商業關系由價值鏈向價值網演化

  傳統企業喜歡做價值鏈的主導者,這背后隱含著“控制”的想法,通過榨取價值鏈上下游企業的利潤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。在互聯網條件下,價值鏈會向價值網絡演化。居于商業中心,同時掌握主導權的,只有客戶這一個角色。

上一篇:大數據交易:產品服務或為主要形式
下一篇:麥當勞“充電飽”如何借大數據預測效果、落地實施?

版權所有 ? 鄭州方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:豫ICP備12005412號
電話:0371-69350900 傳真:0371-65932599
公司地址: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中州大道蘇荷中心16層東南

最新国产成人AV网站网址,纯肉无遮挡日本动漫视频在线观看,扒开未发育完全的小缝视频,高干病房玩弄人妻双飞